凯发k8国际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基层动态
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大坝填筑全面到顶
来源:水电五局 作者:李才阳 时间:2025-08-05 字体:[ ] 分享:

7月31日,由水电五局承建的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大坝填筑工作圆满完成,成功按期达成上水库建设的重大节点目标,为后续混凝土面板施工及电站蓄水工作吹响了“冲锋号”。

云阳项目上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685米,坝高99米(趾板处),坝顶长度382.5米,坝顶宽度10米,总填筑量约354万方。

自大坝填筑施工启动以来,项目部相继克服了征地交付时间紧迫、料源供应不稳定、运输布置以及工期紧张等一系列难题,多次组织召开大坝方案讨论会与专题技术交底会,针对河谷地形与坝体结构特点,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独立的作业单元,明确各作业单元的施工任务与进度要求,分别组织开展施工,在保障大坝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面对料场区岩体裂隙纵横交错,结构破碎,坝料粒径供应的稳定性较差,且施工区域环境复杂多变,施工设备的布局受限,交叉作业频繁干扰,使得协同作业面临巨大挑战。项目团队建立起贯穿开采全程的“料源鉴定跟踪”机制,主要为精细化爆破控制、立体化开挖支护施工组织及大坝料精准供料,实现了动态爆破参数的优化,采用“时空置换”策略实现多工作面协同开采。根据通过此机制实时检测数据调整开采路径,规避不良岩层,减少石料在开采过程中的二次风化,顺利突破料源质量瓶颈。在坝料运输工程中,不断优化道路布置,创新提出采用“永临结合”与“明线道路+隧洞”结合的规划思路,解决狭窄V型河谷大坝施工与原有乡村公路交叉互联等问题,保障运输线路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大坝填筑期间,项目还搭建了“大坝智慧安全管理中心”,顺利启用无人驾驶振动碾智能碾压系统与碾压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测算碾压遍数、行走速度、激振力等关键参数,使大坝碾压过程实现可视化,保障大坝施工的碾压精准度和质量。运用“三机(摊碾压护一体机、无人驾驶推土机群以及无人驾驶碾压机群)联铺”的施工模式,在北斗卫星和5G网络的联通下,达成了精准定位与高效协同运作的目标,提高施工效率。面对恶劣天气,项目及时启动预警与应急系统,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推进施工;制定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在雨天来临前,提前采用强度更高的堆石料对坝后压坡体的运输道路进行铺筑,确保雨后大坝填筑工程及时复工。

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建成以后将为重庆及渝东北电网提供1200兆瓦的调节电源,能够有效缓解重庆及渝东北地区未来中长期内电力容量和调峰容量缺口,助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打印】 【关闭】